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西海新闻记者 祁晓军 文/图
初秋的清晨,祁连山深处的空气里裹挟着露水的湿冷。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的院子里,90后女孩徐丰奕穿着白色工作服,手里攥着扫帚,走向猛禽笼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打开笼舍的门,徐丰奕利落地卷起袖子,俯身拾起散落的食物残渣,随即挥动扫帚,从里到外仔细清扫地面。
扫帚划过地面,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惊动了角落里休憩的大鵟,它扑棱了几下翅膀。徐丰奕抬头报以歉意的微笑,手上动作丝毫未停。
清理完杂物后,徐丰奕仔细擦拭食槽和水盆,换上新鲜的饮用水和食物,这才轻舒一口气。
“这只黑颈鹤恢复得不错,还要多观察一段时间。”徐丰奕贴近玻璃暖房,眼神专注地观察着动物的细微状态。
整整一上午,徐丰奕穿梭在各个笼舍间,检查岩羊的身体,为白唇鹿调配营养餐……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的空地上,一只小岩羊在阴凉处休息,一见徐丰奕靠近,立刻站起来。
“这只岩羊幼崽送过来时身体弱小,需要靠人工喂养。”徐丰奕说。
徐丰奕熟练地拿起温热的奶瓶蹲下,小岩羊立即仰头吮吸起来。她轻抚着小岩羊的绒毛,眼神里流淌着慈母一样的神情。
“只要它们好起来,付出多少都值得。”忙活了一上午,徐丰奕额前的发丝被汗水湿透,贴在皮肤上。
当她的足迹日复一日地覆盖基地的每个角落,青春便以最朴素的方式刻入高原的守护年轮。徐丰奕和同事俯身托起的不仅是动物受伤的羽翼与双蹄,更是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
傍晚时分,徐丰奕又来到笼舍,给狍子喂奶。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她的影子和动物们的身影交叠在一起,温暖而宁静。
“你看,它开始跟我摇尾巴了。”徐丰奕兴奋地指向远处的狍子。
夜幕降临,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渐渐安静下来。吃完饭,徐丰奕又来到办公室,开始整理一天的工作笔记。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系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由于伤病、受困、食物匮乏等原因来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的这些生灵们,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同时也为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及科普宣传提供了样本。他们所从事的这项工作,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高忆配资-配资平台开户-炒股配资最新-炒股资金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